|
寻找小镇创业家│怀念不如改变——95后海归夫妻29天“种”出村咖馆时间:2025-07-08 卷首语 一个新型中青年创业群体正在荆楚大地县域悄然崛起。 他们通常有在大都市甚至海外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的经历,走南闯北,视野开阔;他们敢于创新,善于运用新理念、新技术,带动特色产业发展,带动群众就业、致富。 他们是“小镇创业家”。 自2024年12月5日起,本报设立“寻找小镇创业家”栏目,联合全省100多家县(市、区)融媒体中心,共同追寻他们的创新、创业、创富故事,聆听他们的心声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鹏 汪璐 襄城区融媒体中心 唐珊珊 齐然然 尽管瘦了10多斤,但都夷腾没有后悔5个月前的决定。 “回农村!”2025年2月,他携妻子韩卓怡回到襄阳,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。 远赴英伦求学归来,为啥不选一线城市、找一份白领工作,偏要回到农村? “在国外,农村不只是散发泥土气息、承载思念的地方,同样能兼具现代、时尚与多元的特质。”1996年出生的都夷腾说,“不试试,咋知道行不行?” “我的家乡也有美景” 留学期间的每个假期,都夷腾都会认真思索“去哪里玩”。 当2023年底留学结束时,他没有急着回国,一路游览数十个国家。“奖学金基本全花在了路上。”他笑着说。 有一天,他来到了英国巴斯附近的一个村庄,看到一条小河边坐满了晒太阳的人。他与两名当地人聊起来,得知对方家在城里,一到节假日便驱车来这里放松。 “同样是连片的土地、轰鸣的农机、潺潺的溪流——在国外,很多乡村是城里人趋之若鹜的度假目的地;而在国内,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想着离开它,乡村变得冷冷清清。”都夷腾说,自己的家乡有美景、有故事,但是缺少吸引大家来到这里的产品,他想创造一个浪漫诗意的田园故乡。 2024年,回到襄阳的都夷腾和韩卓怡继续游览,但这一次目标明确:每天开车10余个小时,跑了襄阳境内近200个村庄,最终确定了襄城区卧龙镇屠巷村作为实现梦想的承载地。 屠巷村,距离襄阳主城区约15公里,村南是S303省道,交通便利,村北是汉江和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,风景宜人。 在这样一个小村落发展文旅,能行吗? 面对亲戚朋友的不置可否,小两口不停地解释——乡村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,这里面蕴含着无限可能。 “以国际化的咖啡讲述乡土的故事” “4月1日开门营业!”都夷腾说这话的时间是3月1日,那一天,他刚刚与屠巷村党支部书记李辉签订合作协议。 “当时很多人觉得我在搞笑,一个月能‘种’出一座咖啡馆?”一边甜蜜地回忆过往,都夷腾一边打开手机里的施工日志——钢结构框架在短短3天内就迅速成型,景观造型则采用模块化组件进行现场拼装,甚至连麦田观景台的防腐木都在工厂进行了预切割。 仅仅29天,一座欧式风格的咖啡馆置身于湛清碧绿的田间,打开咖啡馆后门,木制栈道延伸远方,栈道旁放置20多套小桌椅,最深处是一扇超大的遮阳扇。都夷腾为其取名“world island coffee(世界岛咖啡)”。“我们希望大家能百分百沉浸在自然风光里,尽情放松。”都夷腾说。 “希望用极具国际化风格的咖啡文化,讲述最质朴的乡土故事,让每一位来到‘世界岛’的人,都能寻得心灵栖息的港湾。”他说,“从品牌塑造到运营筹备,反复推敲每个环节,我们用行动证明,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正以最务实的方式规划他们的工作与生活。” “返乡并非退守,而是勇敢开拓” 火了!“世界岛”开业仅一周,来游玩、打卡、喝咖啡的游客超过1万人次,还登上了《人民日报》的版面。开业3个月,这一数字超过10万。 和火爆一起到来的,也有不同声音——38元一杯的咖啡价格是否与乡村的消费水平不相符?季节性明显的景观又该如何避免“网红效应”的短暂性? 都夷腾说:“我希望通过创造这个消费场景,改变人们对乡村的传统认知,让乡村也能变得年轻、时尚且充满活力。38元/杯的咖啡定价实际上是对品质消费的一种价值锚定。” 6月25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踏入“世界岛”,只见都夷腾正在铺设太阳能地灯线路。5月份小麦收割后,他又从外地引进成片的向日葵。再过几天,向日葵全部成熟,咖啡馆的营业时间也将从此前的19时改为22时。火把造型的太阳能地灯、探照灯将在这两天陆续装好,然后再引入萤火虫,营造浪漫夜景。 当天,三两游客坐在田边的遮阳伞下,一边喝咖啡,一边赏景,时不时起身,以咖啡屋或超大遮阳伞为背景拍照留念。 人流量猛增,也带动了附近村民们的创业热情,不到半个月,附近就开起3家烧烤摊,村委会在咖啡屋附近引来了共享单车,都夷腾陆续聘请了20多名当地村民作为兼职员工,负责高峰期的引导接待、维持交通秩序等工作。 “返乡并非退守,而是勇敢开拓。家乡不是用来怀念的,而是用来改变的。”都夷腾和韩卓怡还计划陆续打造多个旅游场景,包括咖啡馆、文创工场、露天游泳馆、农村书房、房车营地等。 编辑:金文婕 审核:王仕伟 版权声明: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