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创业故事 >>最新创业故事 >> “广绣郎”王新元:肩扛钢枪守国门 手拈绣针传非遗
详细内容

“广绣郎”王新元:肩扛钢枪守国门 手拈绣针传非遗

时间:2025-08-21     作者:高焓【转载】   来自:金羊网

token=9fe6192caf1daca7d6aebae6b56c0db3.jpg

入伍第一年获评“优秀士兵”,退役后钻研广绣20余年,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、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——这就是王新元。为何能坚守至今?王新元把一切归功于部队的锻炼,“在部队,最能淬炼出打不倒也压不垮的精神”。

热血戈壁滩磨砺出“钢铁意志”

1999年冬天,王新元坐了六天五夜的绿皮火车,终于从江西到了新疆,成为某部队的侦察兵。

王新元出生在裁缝世家,打小就拿起针线,并乐在其中。然而,这却让他在校园里遭受异样的眼光。为证明自己的男儿血性,高中还没毕业,王新元便毅然决定去参军。

带着不服输的韧劲完成军旅生活,2001年退役后,王新元南下广州,想闯出一番事业。他很快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,3个月当上班长,再3个月成了队长。“这是部队教会的,掉血掉皮掉肉都行,但就是要拼着、不服输。”他说。

练就“针”功夫 广纳新意出新绣

一次机缘巧合,王新元在陈家祠看到粤绣名家梁国兴、吴玉珍夫妇的广绣作品。“原来‘飞针走线’不只可以缝缝补补,还能描绘‘锦绣河山’。”王新元自此与广绣结缘。

平时在广州工作,周末到佛山学艺。为节省开支,他时常一天只吃一顿饭,在绣架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。在生病休养期间,王新元还跑了全国多地的博物馆,他深深地被青铜器吸引,“能不能用广绣表现它们的历史底蕴?”用广绣绣青铜器,王新元一绣就是近20年。

2010年,王新元用广绣赚到人生第一桶金,这让他信心大增。他的工作室将广绣融入帽子、首饰盒、蓝牙音响等生活产品,让广绣艺术走出“画框”,走进日常。

他创立自己的品牌,建立广绣传承基地,长年开展兴趣班、基础班,还持续到职业院校和中小学进行公益授课。他还尝试广绣“跨界”,把《斗罗大陆》的角色绣进作品并带到漫展,和女儿一起绣出她喜爱的艾莎公主……“只要年轻人对题材感兴趣,就会自发地想要了解广绣。”他说。

针线做“枪弹” 走向下一个胜利

如何让广绣帮助更多人改善生活、让广绣走得更远,王新元一直放在心上。

2025年年初,王新元又到贵州培训了一批乡村绣娘。目前,已有约400名绣娘通过广绣订单赚到了钱,总计增收超300万元。“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我可以骄傲地向军旗汇报,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,我以针作枪以线为弹,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。”王新元说。

在海外,王新元带着作品亮相展会、艺术交流、现场教学。不少海外博主专程来到王新元的工作室,亲身体验广绣,王新元手把手地教他们。近年来,王新元又运营起海外社交媒体,工作室制作的广绣丝巾、提包等商品已出口到北美、欧洲等地。

“广绣不是王新元的,但我王新元是广绣的一分子。”他坚定地说。





编辑:金文婕

审核:王仕伟

版权声明:如有侵权   请联系删除


联系方式

电话:400-029-1515

地址:西安市莲湖区草阳巷中段草阳村甲字3号萃园小区万和堂2012一2010室

COPYRIGHT 2013-2017 陕ICP备20005357号-3

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善源网络.善建站 | 管理登录
seo seo